2009年10月31日 星期六

一個月的工作經驗

第一週,和學生弟兄們生活。
第二週,和同事找地方租屋。
第三週,學習使用繪製電路軟體、了解計算機網路的相關知識。
第四週,檢查、修復以前的設備(E1/T1 signal generator)。

這一個月下來,只能給自己非常低的評價。
其中一個是:沉迷漫無目的的上網。
其次:在公司的學習很沒有效率。(讀了兩三頁產品介紹,就昏昏欲睡。)

唯一慶幸的是:
新同事(在我上班之後加入)是積極的人,每件事情都卯足全力在衝。
同時,也是我的室友,
雖然雙人床常常會令我們兩個男人感到不自在,卻常常在熄燈後聊個天南地北。

每天早上都會一起禱告,或者為彼此代禱十分鐘。
(這是最重要的事,無可替代!)

所以,他在生活上扶持了我,
像是工作環境中,常常因著他而融入同事群的討論;
在生活上,也常常一起去吃早餐、購物等。(可惜晚上都是他責任重,而比較晚下班。)

至於工作的情形,
我學到什麼工作技能,老實說,感受不到。
有什麼不可取代的?恐怕沒有,因為全身上下一無是處。
常常會羨慕軟體的人很厲害,而我這個要負責硬體的卻沒事情可做。
因此,心不在焉,想要搞個跨領域專長,同時做起事來也很茫然,毫無目的。

一個月後的今天,略為反省後,才發覺所要學的不就是在自己的職分上盡力呢?
我還沒找到訣竅,惟專心是關鍵之處。

很高興有這一位新同事,漸漸地,我也認識更多的同事們。
加油!

2009年10月18日 星期日

工作後第二次返家(週六生活)

週六當天:

AM09:10
開車去接為論文選讀而忙得焦頭爛額的表弟。
上了車,就命令我快開去聯大圖書館。

結果是:
看到他找的資料,我大膽猜測網路上可以找到電子檔,
果不其然,結束了搜索書籍、期刊的動作,
換來他請我喝咖啡(@聯大的7-11, City coffee),開始聽他訴苦、生活點滴以及趣聞。

AM11:30
表弟指定M作為我們用餐地點,主菜就是魚、馬鈴薯、玉米湯(請自行揣測該套餐名稱)。
當天人很多,四育國中的學生來旁邊的大同國小之體育館比賽吧?
當然,市民仍然很捧M的生意,離去前仍看到三排待點餐者群。

PM13:30
抵達大同國小圖書館,開始進行統計學的基本觀念指導。
把表弟的頭腦給整個翻了過來,強迫他不停地舉例、演練題目。

PM15:00
累垮了,躺在館外的木椅上,
以帽子遮光,睡在那兒,可惜的是小孩子們會來鬧我。(好像有用濕手灑我?)

PM16:00
其中一個小男孩,看似桀驁不馴、口出穢言的他,我硬是以我的手征服了他!
因為在圖書館裡,他走過來拿起我的鉛筆,在我的計算紙上寫一堆字,
字裡行間盡是非常不雅、不服、低俗的字句,有時候還用了注音。
我就征服他﹝握住他拿筆的手﹞,強力教導他怎樣寫出注音旁的正確國字!

PM16:15
帶表弟回家前
去了外埔漁港,看了夕陽、沙灘,經歷大風的拂打,並偷偷滿足嘴巴的『饞』。
一熱一冷,滿足味蕾的享受。

PM19:00
送表弟返家後,自己也準備回去。
結束一天的戶外生活。


※老實說,我在那群小孩子們中,搞出了個名堂。
其中,他們最常問的:你幹麻不說話?
也會一直回應他們的紙條。
但是,我卻在大家(弟兄姊妹、親戚、家人、以及朋友)面前裝得很討厭小孩?
不懂,我的個性為何如此多變?易弄得自己像是雙重性格?

試問:我喜歡小孩嗎?

工作後第二次返家

比起前次而言,多了較深入的工作磨鍊以及對事物的尋求。

第一週,僅僅檢測訊號來回的同步性,或者加以修正之。
第二週,組裝零件(就像組裝模型)、焊接、以及進行連線檢測。
接著,我將進入PCB研究的領域!?

也許公司小,彷彿對工作環境的美夢頓時消散,
然而,卻多了新鮮、萌芽待開花般的期待。
﹝我資歷還太輕,不太夠資格這樣論斷﹞
所以尋求、尋找、帶著期待地去探索,可說是我心底的情境描述。

主(the Lord)呢?

我不敢對自己說:絕對要做到!
也不願看到自己一而再地逃避。

我向 Samuel Su 弟兄,請他協助我,加強我。
我看到他以後,一方面領受到他散發的領導力,另一方面也感受彼此的需要。
(沒有人可以獨立自主,因為在基督的身體下,沒有肢體可以說我不需要你!)

身上仍有著膽怯的靈,卻感受到另一股力量的湧起,彷若要蓋過我那害怕、膽小的個性。
試著陪同青少年(國一、國三的兩位?),提醒他們在課業上壓力雖大,但不要有屬靈的落單。
找到你的同伴,紓解那卸之不去的大石,在禱告中經歷神。

腓四6~7:應當一無罣慮,只要凡事藉著禱、祈求,帶著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;神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裡,保衛你們的心懷意念。
約十六33:我將這些事對你們說了,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。在世上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
神的平安實際上就是平安的神自己,藉著我們禱告與祂交通,注入我們裡面,抗拒苦惱,化解罣慮。

回到家,又好像回到神的家。真好!

2009年10月4日 星期日

Facebook 之我見

"網站的名字Facebook來自傳統的紙質「花名冊」。通常美國的大學和預科學校把這種印有學校社區所有成員的「花名冊」發放給新入學或入職的學生和教職員,協助大家認識學校內其他成員。" by Wikipedia
由此可見一斑,facebook 的焦點放在建立朋友社群,更甚者,可以產生許多互動,諸如:塗鴉牆、聊天室、類似twitter的狀態、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式(太多了,每天都會看到某某在某遊戲的情形如何,很難以置信會這麼火紅!)…等,也無怪乎 facebook 能夠瞬間在台灣崛起。(批踢踢實業坊 也成了推動的助力,每次都據守前五名,太紅啦!)

那麼,到底它的下一步是?
取代我們常用的電子交流方式?(如:即時通、email)
老實講,有人說可以,也有人說不太可能。
前者的論點在於其綜合性,也就是其大雜燴般的能力(網誌、塗鴉牆、信箱、留言、應用程式等),把一切的功能都給包了並且有其隱匿性(你不是朋友就不能看)。
後者呢?
有人說Google Wave會更強力地整合一切的功能(蠻期待的,我都用它的產品),屆時facebook將會面臨挑戰。亦有人認為 facebook 麻煩、花時間等;也有人認為,玩玩就好。

那麼,就要回到問題的核心:Web2.0 的價值是?
對我而言,就是『分享和互動』。

你不喜歡分享你的資訊,那麼只能停留在單方面的接受訊息。
你會去網路世界裡逛街,去看討論串、產品的介紹、下載有的沒的。
然而,你也許會被動地提供訊息。
別人寄信給你、在遊戲裡面的對話和動作指令、…等,漸漸地有互動的情形。
下一步,就是『你』!("Person of the year: You.", Times, 2006

你分享資訊給別人。
最近的照片、不錯的節目、好康的消息、抒發自己的近況、遊戲的互動、…等等,
這就是目前的網路趨勢,你在哪裡?

無論再強的資訊平台,再新穎的科技,關鍵都在於我們每個人。
Facebook 抓住了我們的青睞,但是人總是會變。
找出人的吸引力,就是它的下一步。

2009年10月2日 星期五

Preparing for practical training

Recently I received an interview for the practical training in a tech. company.
But I had no time to decide whether I agreed or not, the company and my graduated university had waited for my decision.